天籁圣音携手沪上各界知名老外,精心打造的《洋眼‘醉’周庄》英文版攻略文集,正式由香港四季出版社出版,并登陆上海各大涉外五星酒店。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旅游跨界行销。
为了突破传统旅游宣传中,以图片、文字形式进行旅游产品推介的单调乏味模式。我们邀请了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学者Apphia Campbell(美国)、外滩Indigo酒店餐饮总监Julie Donohoe(澳大利亚)、上海波特曼利兹卡尔顿酒店总经理Derek A.Flint(德国)、电影人Tina Blakeney(澳大利亚)、营销和公关经理Ambra Schilliro(意大利)、摄影师Nick(英国)、音乐人Daniel(新西兰)、时尚设计师Rebecca(英国)等沪上各界与周庄系列旅游产品相关的行业精英。以西方人的视角领略“东方威尼斯”,深入体验周庄风土人情,传达“有一种生活叫周庄”的主旨。
此文集一共分为了八大板块来解析“有一种生活叫周庄”:
戏剧篇
上戏、吊眼、梳头、穿戏服,美国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学者、舞台剧演员Apphia Campbell半小时的变装后,竟扮起了古代二八少女。她在周庄昆曲,一板一眼,一本正经,倒也学的有几分像。
美食篇
外滩Indigo酒店餐饮总监Julie Donohoe(澳大利亚)第一次来到周庄,就被浓油赤酱的万三蹄折服。在尝试自己做了万三蹄,又饕餮了一番万三家宴后,她竖起了大拇指,连连赞叹。而周庄玲琅满目的小吃和糕点,也令这个澳大利亚人流连忘返。
住宿篇
上海波特曼利兹卡尔顿酒店总经理Derek A.Flint(德国)从未想到,在吴侬软语的水乡周庄里也有着和大都市同样品质的精品酒店。纯鲈之思、花间堂、贞丰轩、沐澜、春江花月夜等等,这些偏安一隅的酒店,虽然不大,却个个精致风雅,别有洞天。
名俗篇
澳大利亚电影人Tina Blakeney头一遭在周庄酿了回黄酒,烧了回砖瓦,打了回铁,还顺带刻了一只竹蜻蜓。古镇上各式各样的名俗工艺,让老外连连叫绝,每每路过一个手艺铺子,便摩拳擦掌兴致高昂地要跟着师傅学两手。
夜生活篇
如果说白天的周庄古朴典雅,那么夜晚的周庄却魅眼迷离,散发出和天气不同的气质。意大利人Ambra Schilliro一下子就爱上了夜晚的周庄。她醉心于《四季周庄》的华美,也流连于1086酒吧街的热闹,更喜欢静静沿着河边,就那么吹吹凉风。
摄影篇
周庄如诗如画,让英国摄影师Nick如痴如醉。从渔鹰表演到百年书院,从左手千里的小院到猫的天空,他恨不得捧着照相机踏遍古镇的每条街每座桥每栋老宅每个角落。
音乐篇
新西兰音乐人Daniel怎么也没想到,他这个打了十几年鼓手竟然会在周庄和当地人朱老伯学起了三弦,去电台客座了回DJ,还在纸箱王餐厅被台湾歌手邀请上台即兴来了段打鼓伴奏。
时尚篇
亲手捏泥人、包裹古法红糖、缝制布娃娃,时尚设计师Rebecca(英国)在周庄首届匠人市集上游玩得不亦乐乎。她在研工社还像模像样地做了一只牛皮钱包,在独立设计服装店里挑了两件旗袍走了次秀。